关注老年人,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识 | 2022.10.27 |
---|---|
【风险提示】关注老年人,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识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,老年人的金融需求也成为重点,如何提高老年人的金融风险关注点也成了整个社会的责任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消息闭塞、专业知识薄弱等特点将“魔爪”伸向了老年人; - 小编在此提醒: (1)谨记投资有风险,不轻信所谓的“稳赚不赔”“低风险、高收益”等宣传口号。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,收益率超过6%就要打问号,超过8%就很危险,10%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。高额利息仅为噱头,一旦资金链断裂,不仅高额利息不可能兑付,连本金也难以追回。 (2)保护好个人信息,提高风险防范意识。不贪图小恩小惠、赠送礼品、免费旅游等,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,在合同签署时不在空白合同上签字;不要在陌生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,不随意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以防被不法人员非法使用。接到电话时无论对方自称是谁只要提到钱,要第一时间多渠道核实对方身份,切记不能转账,无法核实时可去银行网点或派出所求助。 (3)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合适自己的理财产品。购买理财产品应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,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;在购买产品前,要多与家人商量,对对方机构的真伪、产品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,警惕非正规机构的违法营销揽客行为。 - 案例:高收益真的有高回报吗 ? “阿姨,您现在在家吗?今天出差刚回来带来一些云南的特产,我买了一些给您送家里。”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孤独及情感需求等问题,平时通过对老人嘘寒问暖,采取“情感侵入法”、和老人套近乎、陪老人聊天获得信任,然后再以“内部消息”、“里面有人”为幌子,以“高利息回报”为诱饵引导老人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购买虚假理财产品,骗取老人的信任后实施金融诈骗,最终的结果是血本无归。 “高收益理财产品”是该类骗局中常见的字眼,打感情牌是此类骗局的惯用伎俩。 返回目录 |